十岁孩子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admin 1 0
10岁儿童的心理特点

10岁儿童的心理特点

  儿童进入十岁时,一般都就读于小学四年级。可能很多家长感觉孩子进入十岁后突然有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可以从认知分辨、自我意识、自控自律、情感发展、遵守纪律、秩序感发展、人际交往、表达能力、自尊心和上进心的敏感性等各方面得以体现。下面我们来看看10岁儿童的心理特点,仅供大家参考!

  
1、认知和分辨力有提高,但还不全面

  进入四年级后,男孩和女孩在对事物的认知方面基本上没有问题,这主要得益于孩子从课堂上学到了大量的知识,从各种信息渠道也掌握了大量的知识。正是因为掌握了大量的知识,使十岁儿童在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不管男孩还是女孩认知和分辨力并没有达到成熟水平,对于一些事物的看法还相对较片面。这主要源于利已行为导致十岁儿童常常围绕自己的兴趣或者心情而看人做事,只要符合自己意愿的人和事,一般会乐于接受,如果不符合则会持情愿接受的态度。

  对于随心情而定的现象,和以往那种直接拒绝有所不同的是,如果家长或者老师能够合理地加以引导和分析,十岁儿童很容易接受劝告或建议,而后去做该做的事。当然,这就给家长制造了困难,因为很多家长往往缺乏耐心,在引导孩子时极易忽视尊重与理解,仍然用以往那种强迫式命令方式去要求孩子做事,结果常常招致顶撞或拒绝。

  
2、自我意识增强,胆子更大

  很多家长和老师都反映,四年级学生是最难管的阶段,但是至于为什么难管则说不清楚原因。其实这里最根本的原因恰就是十岁儿童的自我意识在发挥作用。

  自我意识增强表面看是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去看人做事,但是从心理活动的动机来看,往往是察言观色或随风而动。就如在课堂上凡是爱经常违反纪律的同学,其同桌或周围的同学极易被影响和带动,这种架秧子起哄现象,不仅让个别带头起哄的儿童自我感觉很良好,更为关键的是通过获得心理上的优势,可以随意破坏规则或违反纪律,而老师又拿他们没有办法。

  十岁儿童一旦自我意识发展方向有偏差,很快就会成为问题学生或问题儿童。因为以往建立起来的正确认知和分辨力,会随着他们破坏了规则和违反纪律的胆子逐渐增大,使专注力转移到调皮捣蛋上来,这会极大地影响学业的发展。

  
3、自控和自律意识开始两极分化

  在学与玩两者之间,凡是家庭教育搞的好的,再看十岁儿童常表现为有相对较好的自控和自律意识。凡家长不重视家庭教育,且又用错误的观念、手段和方法在育儿的,常会让孩子在学与玩儿的选择方面,更倾向于想玩儿而不想学。

  十岁儿童在学校里也极易受师长的影响,如果老师懂儿童心理,且教学与管理得当,往往班级整体秩序较好,无故违反纪律的同学就相对少一些,整体学风也相对保持较好。但如果老师教学与管理能力有问题,尽管每天扯着嗓子喊,班级整体秩序仍然较乱。这样一来,就会让以往遵守纪律的同学也被裹挟其中,自控和自律意识呈现下降趋势。

  在家里也一样,十岁儿童由于自我意识的增强,一旦父母缺乏威信,管教手段单一,家长会发现管教越来越不容易,甚至已经影响到孩子的正常生活和学习秩序。因此而发生的亲子矛盾冲突反而呈上升趋势。

  
4、情感日渐丰富,但是情感表达能力下降

  由于十岁儿童对自我感受的优先放在首位,加之阅读和理解能力增强,情感世界日渐丰富。和以往那种天马行空的想像所不同的是,十岁儿童的情感需求更现实,往往集中在吃喝玩乐学方面更多一些。凡是家长能给予满足时,十岁儿童则认为自己的父母非常好,凡不能合理满足时,则会内心有不满,认为父母对自己不好。

  现实需求满足与否,恰考验着家长的智慧。聪明的家长往往会制定合理的家庭规则,通过教育和引导让孩子清楚哪些可以合理地满足,哪些则不能,只要坚持原则保持底线,十岁儿童适应之后就会自觉遵守。但很多家长缺乏规则意识,经常会直接拒绝孩子,甚至无理的斥责,致使情感沟通关系较以前有明显的'下降。

  伴随着自我意愿的增强,自控和自律意识的下降,十岁儿童的情绪感知和表达呈现分化现象,有些孩子能够愿意把心理话讲给父母听,有些则宁愿和关系最好的伙伴去说,也不会告诉父母,这就为今后的教育埋下了隐患。

  
5、秩序感下降,磨蹭拖拉现象加剧

  由于自我意识的增强,使十岁儿童在行为方面开始有我行我素的苗头。只要不感兴趣的事,哪怕是在家里写作业或在课堂上听课,都会心不在焉。这些行为表现则直观地体现了注意力开始下降,对于家长或老师的指令可听可不听,既而表现出秩序感下降。

  四年级儿童由于秩序感下降而导致学业水平出现下滑现象非常明显,尽管有些十岁儿童也特别再乎自己的成绩,但是由于缺乏专注力,学习时的兴趣不浓,自然在学习的过程中投入的有效学习时间减少。有时家长尽管也督促,但是却看不到孩子真正的学习效率,因为这些是隐性的。

  秩序感一般分为行为秩序和内心秩序两种,如果十岁儿童对时间意识与时间管理方面没有得到良好的培养,就会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磨蹭和拖拉现象,而家长或老师的督促一旦引发其反感,又会涉及到十岁儿童内心秩序的混乱。即本该在正常做事或学习的时候,他们心里却想着其他的事,注意力无法专注下来。

  
6、人际交往能力增强,但是选择性更大

  十岁儿童在人际交往方面已经可以落落大方,少有以往那种羞怯的表现,这说明在人际交往中自信心有了明显的进步与提升。但是从向群性和向师性来看,十岁儿童也开始呈现分化现象。向群性和向师性概念以往韩老师在文章中提过,在这里就不做解释了。

  先说向群性,十岁儿童开始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伙伴,在学校里你可以看到学习好的同学往往愿意和学习好的同学建立伙伴关系,而经常调皮捣蛋的同学往往易往一起凑。在学校以外的空间里,向群性则往往体现在所住区域方面,特别是同住一小区或相聚较近的小区,孩子们容易玩儿在一起。当然,随着网络的便捷,有些十岁儿童还可以通过网络与本班同学交往。

  再说向师性。十岁儿童开始对老师品头论足或看人下菜,这些行表现其实并不是孩子们自发式形成,而是受老师、家长和玩伴的深刻影响。当他们发现大人们经常这样做时,就会看在眼里内化在心里,既而在行为上表现出来。如果老师或家长能够合理地加以引导,营造良好的风气,树立品行较好的同学当做榜样。否则,孩子们只会关注他人的缺点和不足,要么鄙视,要么排斥,要么牢骚满腹。

  
7、自尊心更强,但是呈现脆弱和敏感

  每个十岁儿童都有较强的自尊心,这并不难理解,哪一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的欣赏与赞美,但是现实生活中十岁儿童却往往因为行为自控能力下降而常做一些错事,从而招至批评。不管批评的对与否,十岁儿童都会非常敏感地进行自我保护,这其实又涉及到认知和分辨问题,敏感的自尊保护,常会让他们不分是非对错,对批评他们的人产生不满情绪。

  由于十岁儿童极力在维护自尊,家长可以看到孩子常有理,撒谎现象也会增多,甚至有时撒谎的话张嘴就来,从面部表情上很难观察出来。因此,就对家长提出了考验,如果你把维护孩子的自尊放在首位,对于孩子做错事后的教育和引导就要格外谨慎,不能像以往那样直奔主题,而应收集证据,或择机进行委婉的暗示,或者在孩子几次犯错后集中进行教育,那样才会让孩子真正意识到错。

  十岁儿童维护自尊意识增强,随之而来的则是情感又极易脆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呢?其实并不难理解,这源于十岁儿童很再乎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像。就拿在班上受到老师批评来说,他们会感觉特别没面子,很伤自尊,如果老师能私下批评倒是可以接受。瞧,家长也一样,如果你当众人面批评或责罚孩子时,你会让孩子非常不满,有些孩子还会有极端情绪的发泄,搞的你也下不来台,甚至你也非常愤怒。

;
十岁儿童的心理特点

十岁儿童的心理特点

   一、10岁儿童心理特点

  
1、开始从被动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

  10岁的孩子处在儿童的后期阶段,孩子开始从被动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心理发生了明显的转变,虽然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是极其有限的,社会交往经验缺乏,经常会遇到很多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不安的开始。如果经过正确的引导,孩子可以安然度过这个不安的时期,综合能力得到快速的提高,在学习的旅途中将会实现一次具有人生意义的深刻转折,从此踏上成功的人生之路。

  
2、10岁儿童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

  10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期人地大脑从婴儿期到儿童期不断在发育和增长,并在青年期完成成长的过程。大脑的生长不是均匀和直线的过程,二十非匀速和分阶段的过程,各个阶段是相互影响、环环紧扣的,任何一个阶段的发育受到阻碍,都会对今后一个阶段产生不良的影响。

  
3、10岁儿童的人际交往特点

  处在10岁这个年龄段,渐渐地从家庭中游离,更多地与同伴一起交流、活动,结交志趣相投的同学为知心朋友,他们无话不谈,形影不离,视友谊至高无上,甚至为朋友两肋插刀在所不惜。

  
4、10岁儿童的情感特点

  在这段时期,儿童的情感由原来对亲人的挚爱之情,拓展到对同学、老师、明星、科学家和领袖人物崇敬和追随,由自爱到爱集体、爱家乡、爱人民、爱祖国、爱整个全人类;也就是说,儿童的情感充分的体现了社会性。

  
5、10岁儿童的情绪特点

  10岁儿童的情绪容易波动,而且表现为两极性,即有时心花怒放,阳光灿烂,满脸春风,有时愁眉苦脸,阴云密布,痛不欲生,甚至暴跳如雷,可以用“六月天孩子脸”来形容,父母在碰到这种情境时,千万要冷静,否则很容易发生冲突。

   二、如何应对10岁儿童的逆反心理

  
1、要冷静的处理

  孩子一般不太懂得控制自己,当他对大人的管教不服气时,他可能会情绪比较激动,他可能会冲大人发脾气,他可能会有过激的言语和行动,这时家长千万不要跟着孩子一起急,要想办法控制住孩子的情绪,可以先把事情暂时放一放,孩子的气往往来的快去的也易,等到孩子心平气和之后再来和他说道理。

  
2、要尊重理解孩子

  随着孩子进入青春期这个人生的特殊年龄阶段,家庭关系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改变以往那种由家长决定一切、孩子只是服从的局面;家长需要多从孩子角度考虑问题,努力与青春期的孩子建立一种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建立需要以相互理解为基础,以沟通为保障。交谈是可以使双方互相沟通的,只有沟通了才能相互理解。

  
3、要把握好批评孩子的分寸

  不讲方式、不分场合地批评孩子,孩子犯了一个错误就把他过去的种种不是全都翻出来,随意地贬低和挖苦孩子,教训孩子时连同他的人格一起做出批判,这些是许多家长的通病,也最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

   三、10岁儿童的教育方法

  
1、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这时候的孩子极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对他们认识世界、判断是非等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父母应该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以高雅的趣味,文明的举止,使孩子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和教育。

  
2、让孩子学会独立、自主

  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应该有意识地引导,6岁以上的孩子更要培养他的独立、自主。家长要尊重孩子以及各种需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遇事多跟他们商量,多听他们的意见,允许他们自己选择和决定,容忍孩子有与父母不同的见解。

  
3、注重引导孩子,培养孩子的兴趣

  对孩子期望过高、强迫孩子学这学那是国内父母教育孩子的通病,当孩子达不到这样的要求时就会唠叨,造成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父母应侧重培养孩子的兴趣,启发孩子的思维,对孩子的问题认真的回答并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掘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更健康快乐的成长。

;
10岁男孩子的心理特点是什么?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良好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1、爱,如何爱 也许有的父母奇怪,难道父母还有不爱孩子的吗?父母绝大多数是爱孩子的,这是人类的天性,但是我们需要注意:一方面,父母爱孩子是一回事,而孩子能否感受父母的爱是另一回事;一方面,父母对孩子的爱和积极的关注是否一贯或者是否受一定条件限制。   A孩子能感到您的爱吗 我们中国人的感情比较含蓄,不习惯于轻易表达,尤其是父亲,以致于尽管父母们爱孩子爱得很深切,但是孩子却感受不到。 比如有的父母认为自己跟孩子讲话不用客气,而实际上态度很凶,以致于孩子渴望成为“客人”以便家长对他和蔼一些; 比如有的父母对孩子比较严厉,孩子经常处于被惩罚和训斥的威胁之下,对父母有很重的畏惧心理; 比如有的父母向孩子提出要求,却不说明理由,以致于孩子感到自己处处被支配,不仅体会不到父母的良苦用心,还会埋怨父母侵犯自己的独立; 有的父母或者由于工作忙或者因为忙于自己的娱乐而很少与孩子呆在一起,以致于让孩子产生被父母疏远或者被父母遗忘或者在父母心中自己无足轻重等错觉。   B孩子感受到的是什么样的爱 另外一个重要的情况是父母不能对孩子表现出持续的无条件的爱和关注。 比如说,父母过于情绪化,心情好的时候,就对孩子百依百顺;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对孩子横加指责,给孩子一种父母的感情很不可靠的感觉; 比如说,父母脸上的“天气”随着孩子的学习成绩急剧变化:成绩好态度就好,孩子什么要求都答应;成绩不好就冷若冰霜,孩子想干什么都不成,让孩子感到父母不是喜欢自己,而是喜欢自己的成绩。其实,考砸的时候,孩子更需要家长的关怀和接纳。我曾听说有一位母亲带着他刚刚出狱的儿子上街,逢人便讲,他曾经是个罪犯,但他永远是我的好儿子。以此来恢复孩子的自信心。这样的母亲才是真正的母亲。把自己的态度与孩子的成败挂钩,并不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却非常容易伤害两代人之间的感情。 爱孩子,并且让孩子感到爱。在孩子取得成绩的时候,他想到的是我们会更高兴;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他们感到家庭是个避风港和加油站;做孩子某项活动的玩伴;能够和孩子在一起愉快地闲聊,仅仅是闲聊……这样才是更为和谐的爱。   
2、关注并支持 通常情况下,父母一般比较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身体发育和道德品质。这些方面比较明显,也很重要,但是若父母只关注这些,父母的视野就过于狭窄。那么,父母还应该关注孩子哪些方面呢?   A个性与情商父母不仅应该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给予关注,还要对孩子的个性品质和情绪给予关注,比如孩子的意志是否坚强,孩子把握情绪的能力怎样,孩子是否善于与别人相处等,这些同样是影响孩子人生质量的很重要的方面。   B兴趣和爱好 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同样值得我们重视。有些父母认为孩子的爱好是无用的,这是不应该的。其实孩子的爱好有时候比孩子的学业更重要,因为孩子的学业是为他的发展打基础的,而孩子的兴趣却往往决定孩子的发展方向,现在再也不是计划经济的分配时代,每个人都必须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自己的道路。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反映了孩子的天赋和特长,未来的社会更需要扬长避短,无视孩子的天赋,只关注基础教育过程中的分数是一种目光短浅的做法。关注孩子的兴趣走向,为孩子的爱好提供支持,也是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事情。 C心理的成长 同时我们应该关注孩子成长的过程,人的心理的发展道路要比身体上的成熟更为曲折。成长的“隐痛”成为文学家热衷的题材,从侧面反映了人的心路历程是多么复杂、微妙并且充满了陷阱和危机。孩子在同龄人中是否“吃得开”,是否能够获得异性的青睐,是否被自卑心理压抑,男孩子是否因为性的压抑而消磨意志,女孩子是否因为爱的迷离而魂不守舍……通常这些问题孩子会掩藏起来,我们需要有足够的责任心和信心才能发现端倪并打开孩子的心扉。父母假如能为了孩子稍微读一点心理学的书籍,去关注一下孩子心理的成长,必然会迎来孩子深深的感激,尽管这只是父母的应尽之责。   
3、学会沟通与理解 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孩子是什么话都和父母说的,那时候孩子充满童趣,父母也很愿意听孩子的无忌童言。有的家庭两代人之间的这种沟通习惯可以保持终生。但是随着孩子的长大,大部分家庭的孩子发现父母对他说的话并不是很感兴趣,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响应或者反馈。试想,谁会对一个心不在焉的听众倾诉呢?于是孩子丧失了与父母沟通的兴趣,有话要么只与自己的同龄人或朋友说,要么憋在心里。沟通的习惯中断了。然而,有一天父母发现孩子在心理上离自己越来越远,或者感觉自己有必要了解孩子,便试图与孩子交谈时,但是往往因为沟通习惯中断的时间太长了,孩子没有了跟家长交流的渴望,从而常常找借口躲避;即便是肯坐下来与父母谈,往往也很难有比较充分的沟通。父母不能及时了解和指导孩子,就增加了孩子在急于被人了解和认可的状态中早恋及被坏人教唆的危险。 学会沟通和理解是成功父母的必修之课。孩子是不断成长的,他们的变化比我们成年人要大得多、快得多,我们要适应这样的变化。孩子不可能永远像3岁的时候跟屁虫般的对我们唯命是从,孩子越大就越有自己的秘密,就越需要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对被尊重的要求就越高。这种变化是生命的自然现象,我们必须接受。接受老师代替我们成为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接受孩子的同龄人代替我们成为他们更亲密的伙伴。我们在孩子的生活中慢慢地“退后”,但是不要“退出”。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还应该是他的好“参谋”,当孩子沮丧的时候,我们还应该成为他们的避风港。 很多时候,误会仅仅是因为我们只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种现象无论是在成人世界中还是亲子之间都是十分常见的。与孩子相处,更需要换位思考,去移情地理解,多具备一些同理心,孩子与成人的心理差别、成长时代的差异、社会化的程度不同、个人经历的不同,等等这些都为亲子沟通和互相理解造成了障碍。我们只有尊重这样的差异,才能够跨越这样的障碍。
10岁男孩很叛逆,和爸妈唱反调
10岁的孩子叛逆和家唱反调这事孩子青春期叛逆的主要表现,对于孩子的问题首选我们要分析一下孩子为什么会出现叛逆的情绪(1)孩子的心理很难适应生理的变化。孩子认为自己已经成年了,所以所作的事情表现出独立性,但这幼稚的独立性被父母理解为反抗。(2)孩子面临的各种压力,比如由人际关系带来的集体压力、由考试带来的学习压力等。(3)社会和家庭传统教育的一些弊端,阻碍了孩子自身发展的需求。中国传统教育认为,孩子要听话,一旦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就会被认为是问题少年。父母往往会压制孩子的自我表达,这种压制往往会给孩子带来各种烦恼。(4)孩子的自我意识和好奇心不断曾强,加之社会、媒体的冲击,促使孩子通过表现个性、追逐潮流来满足自我意识和好奇心,一些非正常的外界因素往往会激发孩子潜意识的反抗,刺激孩子对外界采取抗拒行为。(5)孩子进入青春叛逆期期后,格外渴望得到外界的认可和尊重,特别是来自父母的的赞赏。在赏识教育尚未得到广泛接受,传统的批评教育依旧为主导的当下,孩子得不到应有的肯定就会产生各种负面情绪。【李锋教育】的心理辅导专家认为面对叛逆少年,最重要的是沟通。父母需要放下为人尊长的姿态,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处,了解孩子到底想什么。要让孩子平安度过叛逆期我们做父母的应该做到下面几点: 第一,家长需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孩子在青春期表达自我的欲望是正常的,不要觉得孩子是不听话,而要认为孩子长大了。 第二,运用恰当的方法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沟通。青春期的孩子们慢慢有了自己的秘密,通常把自己的东西锁起来,有小想法藏在心里,甚至和家长有强烈的冲突。当孩子有强烈的情感表达的时候,家长要冷静地听,不要试图压制,这是一种没有效果的做法。我们要倾听孩子为什么有这么强烈的情绪反应,是不是因为孩子渴望拥有自己的空间、渴望独立,我们没有满足孩子的这种需要。 第三,给予孩子应得的的信任。孩子们常常说,我爸爸、妈妈不相信我、不理解我。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给予他一定的权利、信任,一些事情可以让他独立去体验。爱他就放他飞,他早晚要面对这个社会。 总之,父母们需要明白的是:叛逆少年看似有个性,有主见,他们实则很脆弱,很迷茫,他们并没有你想象的那样在任何地方都很硬朗。家,就像一个温室,孩子不可能一辈子都生活在温室里,所以我们做父母的要真心的爱自己的孩子,就要用宽大的胸怀、用有效的教育方法,让我们亲爱的孩子们知道路该怎么走吧!

孩子心理出问题时有哪些行为表现?
现在社会,成年人的生活压力越来越重,竞争日罪逐实益激烈。孩子也不例外,孩子的学习负担也逐渐加强,很多孩子的心理不堪忍受重易搜情感负,往往会产生不良的心理情绪。父母应如何了解孩子的心理情况?好及时进行疏导和教育呢?

由于生存环境、生活方式的改变,竞争的压力、父母的紧张心理和教养方式的不尽科学,容易导致孩子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心理障碍议投切告升这。面对孩子的“与众不同”,不少父母往往感到困惑,他们不清楚孩子的某些行为是不是在正常的范围之内?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甄中科,他建议如果孩子银举蛋例叶装措调点有以下表现,有可能是心理因素造成的,最好求助于心理医生。


睡眠障碍
  孩子每天晚上上床路没善件正病普志后很难入睡,不停地辗转反侧、翻动折腾,缠着父母反复讲故事。入睡后长时间处于浅睡状态,经常不明原因地突然惊醒,表现出非常恐惧的样子,表情苗宁痛苦,常伴有大呼小叫或哭闹、呼吸急促、出汗等症状,以5~7岁的儿童最为常见。
  甄医生介绍,也有的孩子常做噩梦,惊醒后能讲述梦中的内容,并被紧张焦虑的情绪困扰影响继续入睡;或睡觉时不让关灯,即便是睡着了再熄灯也能引起他的反应,并执意灯火通明到龙进特树海规听核谈致觉天亮。
  选择性缄默症及失语症
  少数已经有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孩子,突然在某些特定场合保持沉默不语,如在家里讲话,而在幼儿园里或遇到比较熟悉的人不说话。这有可能是孩子生活在复杂的语言氛围中造成的,如父构军环回载母有意让四五岁的孩子学习多种语言———爸爸教英语、妈妈教日语、爷爷奶奶教普通话,孩子一时很难适应,精龙观子神紧张,以致失语。
  口吃
  口吃俗称结巴。孩子越着急、紧张,口吃的现象越严重,是儿童期常见的语言别孩障碍。有相当一部分口吃儿童在5岁前发病,有些孩子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减轻症状,布死材有的则会延续到成年。甄医生说,师源朝解唱速执林口吃与性子急是一对“孪生兄弟”,因此,让孩子慢慢讲话是非常必要的。幼儿期是纠正孩子口吃的最佳时期。
  吃手
  吃手,包括吸吮手指和咬指甲。前者是婴儿期一种常见的现象,通常2~3岁以后孩子的注意力就逐渐从自己的手转移到别的事物上去了。甄医生提醒家长,如果四五岁的孩子还习惯于把自己的危滑生元手指头放进嘴里,则是一种行为偏差。咬指甲也是与心理因素有关的不良行为。


恋物
  在一定的时期内,孩子喜欢一件或某几件玩具、物令然速品是正常的,但如果幼儿对它们的喜爱达到了依赖的程度,如不抱着心爱的毛绒玩具不能入睡、拒绝玩其他新鲜的玩具或终日沉浸在自己与某件物品的接触含包该级快集买保孩候、“交流”中,独往独来,孩子就有了很明显的恋物情结。
  焦虑
  甄医生介绍,孩子持续一段时间情绪烦躁、好哭泣或吵闹,难以安抚和照料;和同龄的孩子比明显胆小,在很多场合容易害怕、甚至惊恐;与家人、尤其是母亲分离时,表现出极度的不安;在幼儿园里总是心悬不定,不愿当众讲话,不得以当众讲话时呼吸一甲黑界留安判层见差了急促、心跳加快、脸红、结巴、表达不完整;六七岁的学龄孩子拒绝上学,即使勉强到校也很少与同学老师交往;上课注意力不集严案车唱水儿中,小动作多,学习成绩偏差,也有旷课、逃学现象发生。这些孩子通常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过于敏感、多虑、缺乏自信。
  怪异行为
  甄医生说,怪异行为主要指某个孩子与多数同龄正常孩子明显不同的特殊表现,如———
  拔毛癖:即随时无缘无故地拔自己的头发、眉毛、汗毛,以此为嗜好。多见于4~5岁以上的儿童。
  异食癖:有的孩子在一段时间内喜欢吃不该吃的东西,如吃土、抠墙皮吃、捡小石头子儿吃。
  反复洗手:孩子不停地用香皂反复洗手,直到洗得手指缝都发白了还不停止,随后稍稍干点事又来大洗特洗。
  攻击行为
  甄医生透露,如今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比以前有所增加,他们因欲望得不到满足、不能接受别的小朋友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好的事实等,采取过激方式伤害他人、毁坏别人的物品,有明显的攻击性倾向。儿童攻击行为常表现为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夺别人的东西(或玩具)等,一般在3~6岁出现第一个高峰,总体来说,攻击方式可分暴力攻击和语言攻击两大类,男孩以暴力攻击居多,女孩以语言攻击居多。
  性角色畸形
  孩子大约到3岁以后,就能认同自己的性别角色了。但如果儿童对自身性别的认识与自己真实的性别相反,即男孩具有女孩的行为特征,在穿衣打扮、表情、举止上刻意模仿女孩,持续否认自己具有男性特征,就成为女性化男孩;反之,成为男性化女孩。
  神经性尿频
  孩子置身于陌生的环境中或在特殊的场合、情境中总想排尿,一刻也不能等,四五岁的孩子不自觉地因此尿湿了裤子,但尿量很少。这些症状通常在上幼儿园前、刚刚开始上学、看到凶猛的动物、遭到训斥打骂或出现紧急情况时加重,入睡后和正常的孩子没什么区别。多发于学龄前和学龄期的儿童。
  遗尿症
  如果四五岁的孩子不能自己控制排尿,夜间经常尿床,白天有时也尿湿裤子,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多见于5~10岁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
  学校恐怖症
  有些刚刚上学的孩子对学校表现出极大的排斥情绪,拒绝上学,或在上学前和上学时,出现心慌、头痛、呕吐等现象;而在离开学校或不想上学的事时,症状解除,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儿童心理疾病。
  多动症
  五六岁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很差,注意力不集中,无目的性的活动过多,动作花样频繁,有始无终,甚至铤而走险;常招惹周围的小朋友、给老师和父母带来麻烦,对批评置若罔闻、屡教不改;或任性、内心脆弱、容易冲动、常破坏东西;做事显得笨手笨脚,精细度和协调性差,而且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这些孩子很少能安安静静地坐着上几分钟。
  孤独症
  甄医生介绍,患有孤独症的孩子通常有这些表现:说话晚、反应迟钝、不合群;有的伴有智力发育落后、存在认知感知缺陷;有怪癖、兴趣范围狭窄、行为方式刻板僵硬、长时间游戏方式不变、缺乏对物体的想像及灵活运用的能力;注意力涣散。患有孤独症的孩子一般在二三岁就有明显的症状,治疗关键期在2岁至7岁,经过早期治疗和家庭康复训练,大部分患儿的状况会有好转,但彻底治愈,目前还有相当的难度。
  也有一些患孤独症的孩子智力发展不平衡,对某一方面很敏感,有突出的表现,比如在音乐、绘画、机械上;而在其他方面就很差,尤其是与人交往的能力与年龄很不相衬。需要说明的是,越是这些“局部”聪明的孩子,他们的精神问题越是容易被父母忽略,从而会延误对其精神上的早期干预。否则,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一些其他的不良症状。
当孩子有以上症状时,父母千万不可掉以轻心,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诊疗。

10岁儿童的心理特点

10岁儿童的心理特点

  儿童进入十岁时,一般都就读于小学四年级。可能很多家长感觉孩子进入十岁后突然有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可以从认知分辨、自我意识、自控自律、情感发展、遵守纪律、秩序感发展、人际交往、表达能力、自尊心和上进心的敏感性等各方面得以体现。下面我们来看看10岁儿童的心理特点,仅供大家参考!

  
1、认知和分辨庆世面提故云曲证更供力有提高,但还不全面

  进入四年级后,男孩和女孩在乱说界待是座集训而赵矛对事物的认知方面基本上没有问题,这主要得益于孩子从课堂上学到了大量的知识,从各种信息渠道也掌握了大量的知识。正是因为掌握了大量的知识,使十岁儿童在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不管男孩还是女孩认知和分辨力并没有步厚助亲受超达到成熟水平,对于一些事物的看法还相对较片面。这主要源于利已行为导致十岁儿童常常围绕自己的兴趣或者心情而石游类激移补破脚培送席看人做事,只要符合自己意愿的人和事,一般会乐于接受,如果不符合则会持情愿接受来自的态度。

  对于随心情而定的联它当情处模现象,和以往那种直接拒绝有所不同的是,如果家长或者老师能够合理地加以引导和分析,十岁儿童很容易接受劝告或建议,而后去做该做的事。当然,这就给家长制造了困难,因为易搜情感很多家长往往缺乏耐心,在引导孩子时极易忽视尊重与理解,仍然用以往那种强迫式命令方式去要求孩子做事,结果常常招致顶撞或福另距级菜察很求阿拒绝。

  
2、自如纪间我意识增强,胆子更大

  很多家长和老师都反映,四年级学生是最难管的阶段,但是至于为什么难管则说不清楚原因。其实这里最根本的原因恰就是十岁儿童的自我意识在发挥作用。

  自我意识增强表面看是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去看人做事,但是从心理活动的动机来介还补法州看,往往是察言观色或随风而动。就如在课堂上凡是爱经常违反纪律的同学,其同桌或周围的同学极易被影响和带动,这种架秧子起哄现象,不顶重知即日盾预仅让个别带头起哄的儿童自我感觉很良好,更为关键的是通过获得心理上的语胞李优势,可以随意破坏规则或违反纪律,而老师又拿他们没有办法。

  十岁儿童一旦自我意识发展方向有偏差,持士住充条封很快就会成为问题学生或问题儿童。因为以往建立起来的正确认知和分辨力,会随着他们破坏了规则和违反纪律的胆子逐渐增大,使专注力转移到调皮捣蛋上来,这会极大地影响学业的发展。

  
3、自控和自律意识开始两极分化

  在学与玩两者之间,凡是家庭教育搞的好的,再看十岁儿童常表现为有相对较好的自控和自律则钢守待主茶款花眼意识。凡家长不重视家庭教育,且又用错误的观念、手段和方法在育儿的,常会让孩子在学与玩儿的选择方面,更倾向于想玩儿而不想学

  十岁儿童在学校里也极易受师长的影响,如果老师懂儿童心理,且教学与管理得当,往往班级整体秩序较好,无故违反纪律的同学就相对少一些,整体学风也相对保持较好。但如果老师教学与管理能力有问题,尽管每天扯着嗓子喊,班级整体秩序仍然较乱。这样一来,就会让以往遵守纪律的同学也被裹挟其中,自控和自律意识呈现下降趋势。

  在家里也一样,十岁儿童由于医抓自我意识的增强,一旦父母缺乏威信,管教手段单一,家长会发现管教越来越不容易,甚至已经影响到孩子的正常生活和学习秩序。因此而发生的亲子矛盾冲突反而呈上升趋势。

  
4、情感日渐丰富
,但是情感表达能力下降

 方架宗触附源求殖 由于十岁儿童对自我感受的优先放在首位,加之阅读和理解能力增强,情感世界日渐丰富。和以往那种天马行空的想像所不同的是,十岁儿童的情感需求更现实,往往集中在吃喝玩乐学方面更多一些。凡是家长能给予满足时,十岁儿童则认为自己的父母非常好,凡不能合理满足时,则到用由茶织下序负送雷会内心有不满,认为都亚见父母对自己不好。

  现实需求满足与否,恰考验着家长的智慧。聪明的家长往往会制定合理的家庭规则,通过教育和引导让孩子清楚哪些可以合理地满足,哪些则不能,只要坚持原则保持底线,十岁儿童适应之后就会自觉遵守。但很多家长缺乏规则意识,经常会直接拒绝孩子,甚至无理的斥责,致使情感沟通关系较以前有明显的'下降。

  伴随着自我意愿的增强,自控和自律意识的下降,十岁儿童的情绪感知和表达呈现分化现象,有些孩子能够愿意把心理话讲给父母听,有些则宁愿和关系最好的伙伴去说,也不会告诉父母,这就为今后的教育埋下了隐患。

  
5、秩序感下降,磨蹭拖拉现象加剧

  由于自我意识的增强,使十岁儿童在行为方面开始有我行我素的苗头。只要不感兴趣的事,哪怕是在家里写作业或在课堂上听课,都会心不在焉。这些行为表现则直观地体现了注意力开始下降,对于家长或老师的指令可听可不听,既而表现出秩序感下降。

  四年级儿童由于秩序感下降而导致学业水平出现下滑现象非常明显,尽管有些十岁儿童也特别再乎自己的成绩,但是由于缺乏专注力,学习时的兴趣不浓,自然在学习的过程中投入的有效学习时间减少。有时家长尽管也督促,但是却看不到孩子真正的学习效率,因为这些是隐性的。

  秩序感一般分为行为秩序和内心秩序两种,如果十岁儿童对时间意识与时间管理方面没有得到良好的培养,就会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磨蹭和拖拉现象,而家长或老师的督促一旦引发其反感,又会涉及到十岁儿童内心秩序的混乱。即本该在正常做事或学习的时候,他们心里却想着其他的事,注意力无法专注下来。

  
6、人际交往能力增强,但是选择性更大

  十岁儿童在人际交往方面已经可以落落大方,少有以往那种羞怯的表现,这说明在人际交往中自信心有了明显的进步与提升。但是从向群性和向师性来看,十岁儿童也开始呈现分化现象。向群性和向师性概念以往韩老师在文章中提过,在这里就不做解释了。

  先说向群性,十岁儿童开始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伙伴,在学校里你可以看到学习好的同学往往愿意和学习好的同学建立伙伴关系,而经常调皮捣蛋的同学往往易往一起凑。在学校以外的空间里,向群性则往往体现在所住区域方面,特别是同住一小区或相聚较近的小区,孩子们容易玩儿在一起。当然,随着网络的便捷,有些十岁儿童还可以通过网络与本班同学交往。

  再说向师性。十岁儿童开始对老师品头论足或看人下菜,这些行表现其实并不是孩子们自发式形成,而是受老师、家长和玩伴的深刻影响。当他们发现大人们经常这样做时,就会看在眼里内化在心里,既而在行为上表现出来。如果老师或家长能够合理地加以引导,营造良好的风气,树立品行较好的同学当做榜样。否则,孩子们只会关注他人的缺点和不足,要么鄙视,要么排斥,要么牢骚满腹。

  
7、自尊心更强,但是呈现脆弱和敏感

  每个十岁儿童都有较强的自尊心,这并不难理解,哪一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的欣赏与赞美,但是现实生活中十岁儿童却往往因为行为自控能力下降而常做一些错事,从而招至批评。不管批评的对与否,十岁儿童都会非常敏感地进行自我保护,这其实又涉及到认知和分辨问题,敏感的自尊保护,常会让他们不分是非对错,对批评他们的人产生不满情绪。

  由于十岁儿童极力在维护自尊,家长可以看到孩子常有理,撒谎现象也会增多,甚至有时撒谎的话张嘴就来,从面部表情上很难观察出来。因此,就对家长提出了考验,如果你把维护孩子的自尊放在首位,对于孩子做错事后的教育和引导就要格外谨慎,不能像以往那样直奔主题,而应收集证据,或择机进行委婉的暗示,或者在孩子几次犯错后集中进行教育,那样才会让孩子真正意识到错。

  十岁儿童维护自尊意识增强,随之而来的则是情感又极易脆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呢?其实并不难理解,这源于十岁儿童很再乎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像。就拿在班上受到老师批评来说,他们会感觉特别没面子,很伤自尊,如果老师能私下批评倒是可以接受。瞧,家长也一样,如果你当众人面批评或责罚孩子时,你会让孩子非常不满,有些孩子还会有极端情绪的发泄,搞的你也下不来台,甚至你也非常愤怒。

;

标签:#易搜情感网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